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巴菲特也似乎总能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山坡”。
——《福布斯》
在施罗德女士这本厚达900多页的书中,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经验教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十分重要……许多人会说:下一次沃伦•巴菲特警告危机来临时,我们最好洗耳恭听。
——美国《商业周刊》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讲述了一个完全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并且在一些方面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这本书权威地展现了巴菲特非凡的一生,是所有资本家的《圣经》。
-巴菲特自己把他的成功归结为“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
-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于是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投身名扬四海的本杰明•格林厄姆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这是《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从格林厄姆那里明白了市场先生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分析公司价值的秘诀。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源自格林厄姆,同时又有独创,十分简单: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巴菲特只买自己能够理解和评估的股票,并且想在很便宜时买进。“任何人都明白这些简单的想法,”施罗德写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行。”
-在2008年春天的混乱之中,巴菲特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所思考的价值和风险一直都没有改变,总是有人在说规则已经变了。但是,他说,只有短线投资,你才可以这么认为。
-除了天分之外,巴菲特还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导师。一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他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从格雷厄姆那里他学到“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非主人”。市场每天提供购买和出售股票的机会,但价格往往都没有意义。但偶尔它也提供低买高卖的机会。他的第二位导师是他第一任妻子苏珊,教了他如何跟人打交道。第三位是《华盛顿邮报》的女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她教会巴菲特社交生活不只有樱桃可口可乐与巧克力碎片冰淇淋。
-沃伦在用手接雪花。一开始是一次一片;接着,他把这些少量的雪积铲到一块,开始堆雪球。雪球变大之后,沃伦把它放到地上。雪球开始慢慢的滚动。沃伦每推动一次雪球,雪球就会沾上更多的雪。沃伦推着雪球滚过草坪,雪上加雪。很快,沃伦把雪球滚到院子边上。片刻犹豫之后,他继续向前,滚动雪球穿过附近的街区。
-艾丽丝说,在巴菲特的格言中,她最喜欢的是“紧张是优秀的代价”,还听到他说过“金钱加上勇气在危机时期是无价的”。
-晚年巴菲特变得慷慨了, 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真正爱你的人的数目。
他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亮丽的身影,至少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一、在风暴中要有独特的投资视角。那就是明确了在危机中不必恐慌,不管全球风暴如何猖獗,但最终会过去的。如果往远处看,一定会有暴风雨过后的彩虹在等着我们。
二、在危机中要敢于捕捉机遇。1907年、1929年、1987年都曾发生过金融风暴,虽然股市都遭遇过暴跌,但最终还是复苏了,并出现了新的上升行情。 巴菲特在风暴中的身影告诉我们,当前股市的动荡,也许正是捕捉机遇的大好时机。
三、在熊市中要留有充足的现金。大笔买进、重拳出击。
四、在低位要寻找自己的“长坡”。 把握市场节奏的前提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投资。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在低位去寻找自己的“长坡”。
1999年年底的时候,即使是众多跟随巴菲特风格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要么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或业务,要么放弃了“价值投资”,买了IT类股票。但是,巴菲特没有这么做。“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我经常这么做的。我想说:‘听着。你想做世间最伟大的情人,却令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差劲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劲的情人,但却让人们认为你是世间最伟大的情人。这两者之间,你做何选择?’恩,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无视你的成果,那么,你是想被当作世间最伟大的投资者,但实际投资记录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
沃伦姐姐多丽丝被招募为自己合伙人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股优先股,一共花了114.75美元。
那年6月份,市场向下击出低点。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股价从38.25美元/股跳水到27美元/股。沃伦说,在上学的路上,多丽丝每天都“提醒”他,他的股票正在下跌。沃伦说他觉得责任压力大得可怕。因此,当股票最后回升的时候,他以40美元/股卖出,为他和多丽丝赚了5美元。“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沃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多丽丝回忆说。不过,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就高涨到202美元/股。沃伦学到了三个教训,并把这段时期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第一个教训是,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第二个教训是不要不动大脑的急于抓住蝇头小利。如果他能更耐心一点,他就能赚到492美元,他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并由此吸收到上述两个教训。从他6岁开始,他干了5年活才积下120美元买了这只股票。以目前从出售高尔夫球,以及在棒球场贩卖爆米花和花生中赚到的钱为基准来计算,沃伦意识到,要把“丢失”的利润赚回来,那得用好多年。他将永远、永远、永远的记住这个错误。
这位全球第二富翁在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考虑为自己留下任何名利。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滚雪球”,似乎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丰富;然而却没有建立什么沃伦•巴菲特基金会、巴菲特医院辅楼,没有一个大学奖学金或一座大楼冠以他的名字。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任何项目,没有对资金用向辅以个人意向——而是将资金放到了另一家基金会的金库中,而另一家基金会正是他权衡竞争实力和工作效率精心挑选的一家基金会;没有选择创造自己的慈善王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捐赠模式。此前没有哪位巨款捐赠人做出这样的壮举。“这是全球慈善史上历史性的一刻,”洛克菲勒慈善顾问机构的道格•鲍尔如是说,“他为别人进行慈善捐赠树立了榜样,推出了新的标准。”
品味非凡、成就不俗的沃伦•巴菲特过着简单的生活,他向来喜欢简单朴实的生活——一位妻子、一辆车子、一座房子多年没有翻新装修、经营一家公司、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沃伦77岁生日的时候,思忖着自己走过的岁月已经长达美国建国时日的三分之一。毕竟年龄不饶人,像过去那样整天阅读已经越来越困难,一只眼睛视力有些下降,所以他开始保持高效阅读。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助听器。他的声音比过去更加沙哑,而且身体容易疲劳,但是他的商业判断力依然敏锐。
他希望自己在未来十年依然可以象现在这样阅读每天送来的报纸。未来的时日已然不多,但或许可以有幸多活几年。
“只有找对了雪地才可以滚雪球,我就是这样做的。我所指的不仅仅是赚钱方面,在认识世界,结交朋友的时候同样如此。我们一生中要面临诸多选择,要争取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就是让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最好是一边前进一边选择积雪皑皑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他精心滚起来的雪球现在已经非常之大,然而他对待滚雪球的态度依旧。不管度过多少个生日,日历每翻到那一天他都感叹不已,永远都会如此,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从不回望山顶。世界无限宽广,他才刚刚启程。
from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1504.html
——《福布斯》
在施罗德女士这本厚达900多页的书中,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经验教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十分重要……许多人会说:下一次沃伦•巴菲特警告危机来临时,我们最好洗耳恭听。
——美国《商业周刊》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讲述了一个完全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并且在一些方面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这本书权威地展现了巴菲特非凡的一生,是所有资本家的《圣经》。
-巴菲特自己把他的成功归结为“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
-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于是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投身名扬四海的本杰明•格林厄姆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这是《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从格林厄姆那里明白了市场先生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分析公司价值的秘诀。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源自格林厄姆,同时又有独创,十分简单: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巴菲特只买自己能够理解和评估的股票,并且想在很便宜时买进。“任何人都明白这些简单的想法,”施罗德写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行。”
-在2008年春天的混乱之中,巴菲特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所思考的价值和风险一直都没有改变,总是有人在说规则已经变了。但是,他说,只有短线投资,你才可以这么认为。
-除了天分之外,巴菲特还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导师。一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他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从格雷厄姆那里他学到“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非主人”。市场每天提供购买和出售股票的机会,但价格往往都没有意义。但偶尔它也提供低买高卖的机会。他的第二位导师是他第一任妻子苏珊,教了他如何跟人打交道。第三位是《华盛顿邮报》的女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她教会巴菲特社交生活不只有樱桃可口可乐与巧克力碎片冰淇淋。
-沃伦在用手接雪花。一开始是一次一片;接着,他把这些少量的雪积铲到一块,开始堆雪球。雪球变大之后,沃伦把它放到地上。雪球开始慢慢的滚动。沃伦每推动一次雪球,雪球就会沾上更多的雪。沃伦推着雪球滚过草坪,雪上加雪。很快,沃伦把雪球滚到院子边上。片刻犹豫之后,他继续向前,滚动雪球穿过附近的街区。
-艾丽丝说,在巴菲特的格言中,她最喜欢的是“紧张是优秀的代价”,还听到他说过“金钱加上勇气在危机时期是无价的”。
-晚年巴菲特变得慷慨了, 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真正爱你的人的数目。
他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亮丽的身影,至少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一、在风暴中要有独特的投资视角。那就是明确了在危机中不必恐慌,不管全球风暴如何猖獗,但最终会过去的。如果往远处看,一定会有暴风雨过后的彩虹在等着我们。
二、在危机中要敢于捕捉机遇。1907年、1929年、1987年都曾发生过金融风暴,虽然股市都遭遇过暴跌,但最终还是复苏了,并出现了新的上升行情。 巴菲特在风暴中的身影告诉我们,当前股市的动荡,也许正是捕捉机遇的大好时机。
三、在熊市中要留有充足的现金。大笔买进、重拳出击。
四、在低位要寻找自己的“长坡”。 把握市场节奏的前提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投资。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在低位去寻找自己的“长坡”。
1999年年底的时候,即使是众多跟随巴菲特风格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要么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或业务,要么放弃了“价值投资”,买了IT类股票。但是,巴菲特没有这么做。“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我经常这么做的。我想说:‘听着。你想做世间最伟大的情人,却令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差劲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劲的情人,但却让人们认为你是世间最伟大的情人。这两者之间,你做何选择?’恩,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无视你的成果,那么,你是想被当作世间最伟大的投资者,但实际投资记录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
沃伦姐姐多丽丝被招募为自己合伙人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股优先股,一共花了114.75美元。
那年6月份,市场向下击出低点。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股价从38.25美元/股跳水到27美元/股。沃伦说,在上学的路上,多丽丝每天都“提醒”他,他的股票正在下跌。沃伦说他觉得责任压力大得可怕。因此,当股票最后回升的时候,他以40美元/股卖出,为他和多丽丝赚了5美元。“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沃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多丽丝回忆说。不过,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就高涨到202美元/股。沃伦学到了三个教训,并把这段时期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第一个教训是,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第二个教训是不要不动大脑的急于抓住蝇头小利。如果他能更耐心一点,他就能赚到492美元,他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并由此吸收到上述两个教训。从他6岁开始,他干了5年活才积下120美元买了这只股票。以目前从出售高尔夫球,以及在棒球场贩卖爆米花和花生中赚到的钱为基准来计算,沃伦意识到,要把“丢失”的利润赚回来,那得用好多年。他将永远、永远、永远的记住这个错误。
这位全球第二富翁在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考虑为自己留下任何名利。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滚雪球”,似乎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丰富;然而却没有建立什么沃伦•巴菲特基金会、巴菲特医院辅楼,没有一个大学奖学金或一座大楼冠以他的名字。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任何项目,没有对资金用向辅以个人意向——而是将资金放到了另一家基金会的金库中,而另一家基金会正是他权衡竞争实力和工作效率精心挑选的一家基金会;没有选择创造自己的慈善王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捐赠模式。此前没有哪位巨款捐赠人做出这样的壮举。“这是全球慈善史上历史性的一刻,”洛克菲勒慈善顾问机构的道格•鲍尔如是说,“他为别人进行慈善捐赠树立了榜样,推出了新的标准。”
品味非凡、成就不俗的沃伦•巴菲特过着简单的生活,他向来喜欢简单朴实的生活——一位妻子、一辆车子、一座房子多年没有翻新装修、经营一家公司、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沃伦77岁生日的时候,思忖着自己走过的岁月已经长达美国建国时日的三分之一。毕竟年龄不饶人,像过去那样整天阅读已经越来越困难,一只眼睛视力有些下降,所以他开始保持高效阅读。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助听器。他的声音比过去更加沙哑,而且身体容易疲劳,但是他的商业判断力依然敏锐。
他希望自己在未来十年依然可以象现在这样阅读每天送来的报纸。未来的时日已然不多,但或许可以有幸多活几年。
“只有找对了雪地才可以滚雪球,我就是这样做的。我所指的不仅仅是赚钱方面,在认识世界,结交朋友的时候同样如此。我们一生中要面临诸多选择,要争取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就是让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最好是一边前进一边选择积雪皑皑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他精心滚起来的雪球现在已经非常之大,然而他对待滚雪球的态度依旧。不管度过多少个生日,日历每翻到那一天他都感叹不已,永远都会如此,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从不回望山顶。世界无限宽广,他才刚刚启程。
from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11504.html